
摄像就是使用摄像机(视频拍摄设备)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,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。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,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,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(例如摄像管的靶面)上,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,即得到了“视频信号”。光电信号很微弱,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,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,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,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。
第一节 摄像工作概况
一、摄像员类型
一般来说,我们可以把电视新闻摄像工作分为两种类型:一是技术型摄像,一是编导型摄像。
1、技术型摄像
按照电视采访的传统做法,技术型摄像是指单纯的摄像工作。这种类型的摄像记者主要任务是拍到符合要求的素材,但是这也不是简单的摄像机操作者,他应该充分理解编导意图,积极参与节目的制作,协助编导完成对事件的报道。
2、编导型摄像
所谓编导型摄像,是指记者一人集采访、拍摄、编辑于一身,既是编导,又是摄像,还要完成编辑工作,西方许多国家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就是编导型摄像。从节目创作的角度来说,编导自己拍摄,更清楚什么是有用的镜头,如何选择拍摄报道角度,怎样进行画面表达。这种方式有利于创作者意图直接体现,减少创作环节,是今后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方向。当然也对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记者要成为全才,在实际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。
二、不同节目类型的不同拍摄要求
1、 因节目样式不同
各类节目有不同要求,如新闻节目叙述事件、散文诗(文学)节目表现情感,不同的拍摄方案。
2、 因拍摄重点不同
一般而言,拍摄是既要声音、又要画面,特定情况下会有重点:有时以声音为主,有时以画面为主,有时以特定细节为主,需要注意。
三、判断画面质量的标准
技术上的标准——聚焦(清晰度)、曝光、稳定、色彩(白平衡)
画面的美感——构图、色彩、表现力(感染力)
是否符合节目要求——节目主题、层次